在经济危机最严重的今年第一季度,美元并没有因为美国经济凋敝、金融风险大增而疲软,相反却大幅走强,成为资金避风港。
开发利用快速发展,产业框架基本形成近年来,我省煤层气、天然气、焦炉煤气综合开发利用快速发展,势头强劲,四气产业框架基本形成。2008年,我省生产焦炭产生焦炉煤气约164亿立方米,已有约120亿立方米综合利用。
我省是全国煤层气资源最为富集的地区,是全国最具潜力的煤层气开发利用基地,煤层气资源勘探范围、勘探程度、探明储量均列全国首位。——煤层气开发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煤层气产业基地初步形成。11月初的一场强降雪及冬季居民采暖用气等需求量大幅攀升造成天然气供应频频告急。四气产业是易燃、易爆的高危行业,要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安全发展的理念,建立完善的预警防控机制,制定应急联动防控响应预案,明确安全责任主体,实施安全全过程、全方位监控。能源需求日益旺盛,能源供需矛盾日趋严重,我们该怎么办?加快推进四气产业一体化发展不失为一条缓解当前能源供需矛盾,助推我省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
——天然气煤层气输气管网建设步伐加快,全省省级干支线管网初步建立。此外,积极支持和扩大对四气开发利用企业通过债券、上市和争取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等多种渠道筹措资金,鼓励重点企业引进战略投资者参与我省煤层气勘探、开发、利用和四气管网建设。1992年公约中,欧盟主张工业化国家率先行动,在2000年把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1990年的水平。
发电站中火电占74.4%,水电占20.4%,核电和风电仅占1.2%和0.8%。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但是无论争辩结果如何,节能减排是永恒的目标。欧盟国家积极响应节能减排欧盟自诩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旗手。
哥本哈根会议,再次让全球减排集结号再次吹响。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我们差距甚远: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已达到14%,每年风力发电可以满足全国5%的用电需求,法国电力供应的80%来自核能,预计到2010年其他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达到21%。
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下,自愿进行适应气候变化的努力。开发新能源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国代表团也在哥本哈根会议中也表达了自己的立场,首席代表苏伟称,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过去200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发达国家的排放造成的。中国2007年已经发布国家方案,不久前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减排40%-50%的目标,这是基于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仔细测算所提出来的,也是我国政府履行国际责任的承诺。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里面,水电、风电、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加起来才只占7%。
在《京都议定书》中,欧盟接受2008-2012年间减排7-8%的目标。此前,在11月30日于南京举行的中欧高峰论坛演讲中,温家宝总理也首次提到中国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已居世界第一开发新能源实现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国代表团也在哥本哈根会议中也表达了自己的立场,首席代表苏伟称,气候变化问题主要是过去200年的发展过程中,由于发达国家的排放造成的。更重要是,我们必须以更小的环境和能源代价保持我们的经济增长,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创造更高层次的和谐社会。
2007年欧盟就提出,到2020年将温室气体排放量在1990年基础上减少20%,最近,欧盟又宣布,如果这次峰会达成积极协议,还可把减排指标提高到30%。我国目前的能源结构里面,水电、风电、核能等可再生能源加起来才只占7%。
尽管全球气候谈判既有文件并未规定发展中国家必须承担减排的强制性义务,但中国、巴西、印度、韩国、新加坡、南非、墨西哥等许多发展中国家出于对全球社会和国家利益的负责精神,最近已经主动宣布自愿减排方案。因此,中国必须在能源结构调整上继续大做文章,特别是降低化石能源的比重,大力发展水力、风力、核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低排放与可再生能源,加大研发投入、重视技术创新,力争在新能源革命中占据先机。
发展中国家应该根据本国国情,在发达国家资金和技术转让支持下,自愿进行适应气候变化的努力。总之,节能减排、维护人类共同的生存环境,是所有国家的共同愿望和义务,我们作为一个发展中的大国,需要继续敦促国际社会继续努力减排。相对于一些发达国家,我们差距甚远:德国的可再生能源已达到14%,每年风力发电可以满足全国5%的用电需求,法国电力供应的80%来自核能,预计到2010年其他可再生能源生产的电力达到21%。但是要实现中国的可持续发展,必须走一种全新的发展道路,这种发展模式必须建立在新能源开发的基础之上。欧盟在节能减排方面一直表现积极,意在主导世界环保产业的发展,谋求新兴低碳经济时代全球竞争的制高点。此前,在11月30日于南京举行的中欧高峰论坛演讲中,温家宝总理也首次提到中国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已居世界第一。
水电装机容量、核电在建规模、太阳能热水器集热面积和光伏发电容量都居世界第一位。中国是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
温家宝总理在演讲中指出,中国在发展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气候变化问题,从中国人民和人类长远发展的根本利益出发,为应对气候变化作出了不懈努力和积极贡献。会议是国际社会合作应对全球变暖、化危为机的重要行动节点,而且各方将确定全球在《京都议定书》第二承诺期(2012年到2020年)的行动方案,这也是这场大戏吸引全球目光的基本原因。
第三世界要求区别责任发展中国家人口众多、生态环境脆弱。在《京都议定书》中,欧盟接受2008-2012年间减排7-8%的目标。
欧盟国家积极响应节能减排欧盟自诩为全球应对气候变化行动的旗手。围绕会议的核心目标——2012年后全球应对气候变化的行动方案,也就是作为《京都议定书》的接力棒、将达成的哥本哈根协议,不同国家和集团立场各异。虽然历史排放少、人均排放量低,却是目前温室气体排放的最大受害群体。中国2007年已经发布国家方案,不久前又提出到2020年单位GDP减排40%-50%的目标,这是基于现实状况和发展趋势仔细测算所提出来的,也是我国政府履行国际责任的承诺。
哥本哈根会议,再次让全球减排集结号再次吹响。发电站中火电占74.4%,水电占20.4%,核电和风电仅占1.2%和0.8%。
1992年公约中,欧盟主张工业化国家率先行动,在2000年把温室气体排放降低到1990年的水平。但是无论争辩结果如何,节能减排是永恒的目标。
在全球气候谈判中,发展中国家坚持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主张发达国家应该完成《京都议定书》确定的减排任务,继续承担中期大幅量化减排指标,并为发展中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提供支持建设规模为300兆瓦,预计投资30亿元、年发电量40519.92万千瓦时、年产值2.5亿元12月19日记者获悉,黑龙江火电三公司承建的华能四平鑫丰风电厂安装工程从12月13日正式开始吊装,目前吊装工程进展顺利,这是该公司承建的首个风电项目,是继友谊、巴彦秸秆发电项目开工后进入新能源领域的又一标志性工程。
据悉,面对席卷全球的金额危机带来的种种困难及电建市场的严峻挑战,黑龙江火电三公司认真总结以往开发工作经验,及时调整开发战略,做好整体方案的策划,以确保企业主业市场的稳定。此项目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预计年发电量40519.92万千瓦时,年产值2.5亿元。据了解,该公司华能四平鑫丰风电厂安装工程项目部设在距离风电场20多公里的一个村庄。同时,有计划地进入核电、风电、再生能源、水处理、检修等领域,以适应国家电力结构调整的形势,逐步扩大主业的经营范围。
为确保按时开工,该公司全体施工人员每天天不亮就得起床,然后驱车几十公里到达工地,在施工现场温度已经降到零下20多度的情况下,施工人员一干就是十多个小时,直到现场条件不能施工为止。(来源:黑龙江省电力公司)。
华能四平鑫丰电厂位于吉林省四平市辽河垦区双辽种羊场,工程由华能集团所属子公司吉林发电有限公司投资建设,委托吉林华能可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建设管理。施工人员们表示,再苦再累也一定高质量的完成工程任务。
先后中标并开工建设了黑龙江友谊秸秆电厂、国能巴彦生物发电有限公司1×30兆瓦生物质发电机组工程等新能源项目。他们以在建项目为依托,充分利用地缘优势和丰富的高寒地区施工经验,在固守原有市场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施工空间。
网友点评
已有0条点评 我要点评